中译本前言
毛与其继承人向着世界大国的长征 – 关于中国的另类思考
作者在她自己的国度中也属于正在消失中的、小小的左派少数派, 她作为一个外国人,能够告诉中国读者们关于他们自己祖国的什么事情呢?莫非德国读者居然乐意了解一本某个中国记者写的关于德国的书籍?大概难得可能。因而,对这本书可以说上些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们又为什么似乎应该将它读上一读?这就要给出些有吸引力的论证来。
首先一点:这本书当然是为了德国读者写成的。德国的公共领域早就给自己定制了一幅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中国图景,这图景不是近年来才定下的,但在这领域中却日益巩固 –基于充分的理由,它完全可以被称为一幅“敌对图景”。
- 中国的出口成功是以不可告人的手段达成的。(“剥削”以及肆无忌惮的“环境破坏" –就仿佛这事情不是在那些资本主义的起源国中被发明的, 或者仿佛今天在这些国家中这事情不存在似地)
- 中国(通过“封锁自己的市场”)利用了非均衡性的贸易顺差(–就好似这件事不属于自由贸易国家的通行手段似地)
- 中国收购欧洲企业,乃至整个国家(还“为了一己之目的利用那些企业和国家的危机困境”,就如同那被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世界秩序是一片休闲胜地,而非诸国在全球范围全面展开的、争夺世界财富源泉的角力一般)
很明显,在这些指责声中, 居于首要地位的是一种恼怒, 这种恼怒已在各国广泛散开, 而这些国家到今天似乎都还能把用以获取相对不受挑战和排外利益的各种手段据为己有:这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一己之私的优势算计(每一宗资本输出都要利用中国的低廉工资和巨大市场),这些算计曾经使得与新远东竞争的优势成为可能, 且这种可能性仍在延续,因为人们并不愿放弃这些算计的手段。同时西方国家却根本接受不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居然已经发展起来了,就如这些国家曾经一直那么大方地对第三世界国家所预言的那样。完全出乎意料的是,共产主义中国进行了经济开发,并且今天和他们平起平坐了 –这从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的观点来看就是世界历史的一次大不幸,这种情况本来不当存在。
眼前的这本书试图抨击这种关于中国的国家主义式的敌意明显的判断。但这绝不意味着,这本书想要反过来在它自己这边展示一幅中华国家的友善图景。它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的另类思维—明确地超越了通常那些二分法的思维,即对现代中国的国家理据要么是偏袒的态度,要么是反对的态度。
在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早期历史的介绍性章节之后, 这一分析的第一部分集中于毛泽东治下的社会主义中国规划进程之上,集中于真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中国特性之上,集中于这场伟大的运动以及外交政策上对苏联的决裂之上。
为了作为国家成功地存在于世,中国在邓小平治下引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中国这片土地放开了与西方国家的交往。 这一抉择的经济意义何在,通过中国农民,工薪阶层的工人以及新产生的企业被淋漓阐发。而这一抉择的政治影响如何, 通过共产党自身,其含义及今日国家和政党的组织形态,它们当前任务的明细单,还有中华民族的政治意识就能表现出来。
本书对今日中国持一种彻底的反思的态度。它的阐发意图做出以下一点贡献:让中国读者能清晰了解他们的社会处境,资金和时间困境,市场竞争活动的各种对立面(这些对立面屈从于市场竞争活动),以及曾创建这个新社会的共产党的各种目标。这种批评不应被错误地理解成一种目前西方民主派所做的事,即呼吁加强人权或者建立多党制。如书中所言,对于国家如何运行,作者有足够的实际经验。这本“关于中国的另类思考”也正要同时提醒读者警惕,那些民主派人士的那些政治幻想。
中国
共产主义与民族
理论与实践
实践与理论
成就
评价
4、国家计划的价值生产原则及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实际实施--一个错误与多个矛盾
国家计划生产的原则
旨在论战的中期结论
计划价值生产的矛盾
百花齐放
大跃进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原因探究
“现代化”的需要:正常运作的政党及其权力
朝鲜战争
万隆会议:“和平共处原则”
与苏联的友谊与决裂
毛泽东主义(一):“中国道路”的特殊性
毛泽东主义(二):中国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毛泽东主义对西欧左派的吸引力
一次例外的原因
国企的改革(一)
企业在自由市场上竞争
国企的改革(二)
题外话:“世界工厂”
工人抗议与工会
交易所和股票投机
不动产投机
预算政策和国家货币
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法治国家
政治制度
a) 党的领导地位的改革
b) 加强国家机构相对于党的地位
c) 对“现代化”牺牲者的照料与融合
政治意识
论民族问题
中国并入帝国主义世界秩序
中国建设成为新的帝国主义国家
世界大国美国感觉到了挑战
中国反抗美国提出的顺从要求